“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蓖跤⒘帐沁@么說的,也始終這么做。
2010年夏天,她踏出大學校門,懷揣著對工程建設和鐵路行業的熱愛,加入中鐵科工集團機械院,開啟了逐夢之旅。
從鍛造高鐵特種裝備,到轉戰空軌列車。十多年來,她一步一個腳印,從跟師學習到帶領團隊先后承擔了十多項大型科研項目并應用于國家重點工程。王英琳,中鐵科工集團機械院副總經理、總經濟師。今年,她收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深耕特種裝備
鍛造大國重器
2010年8月,剛參加工作的王英琳在所長的帶領下成功完成了我國首套JQS700型架橋機整個下導梁的設計工作。2011年,她完成了第一代分體式過隧運架設備—JQDS900型架橋機三個部件設計,接著又成功完成了中鐵南方裝備制造基地港珠澳大橋項目2000噸門式起重機整個門架鋼結構和MU34自行式液壓模塊運輸車車體機構的部件設計?!八浅F?,折疊床就放在工位旁,一天恨不得工作24個小時,沒幾個人能做到?!蓖跤⒘盏奈羧胀逻@樣評價她。
2014年4月,王英琳第一次擔任總體負責人的角色,負責JQSS900型雙跨式過隧架橋機總體工作。該類架運設備是全新一代分體式過隧運架設備,成功解決了山嶺地區橋隧相連地段箱梁架設施工的難題,無需任何拆解即可在隧道內、隧道口、隧道外架梁,可隨走隨架,為成貴線、京沈線、杭黃線等國家重大鐵路建設施工作出了突出貢獻,榮獲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一等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一等獎、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此后,王英琳開始帶領整個工作室團隊深耕于特種裝備領域,成功研制出850噸杭甬高速雙向作業型運梁車、1300噸運梁車、550噸單線箱梁架橋機等技術領先的運架設備,受到了業主們的高度認可。在王英琳和歷代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中鐵科工機械院研制的架橋機被工信部評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挑戰軌交裝備
打造增長引擎
為響應公司發展戰略,助推產業升級發展,王英琳帶領團隊勇接挑戰,毅然進入新制式軌道交通領域,肩負起為中國中鐵開辟新領域的重大使命。王英琳帶領團隊掌握了通勤空軌、觀光空軌、永磁懸浮空軌、小運量空軌等一系列技術,獲得國家授權專利88項,并聯合江西理工大學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列磁浮空軌“興國號”,該列空軌具有低造價、低噪音、低能耗、可爬陡坡、能轉急彎等突出優勢。此外,她還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國際首臺商用跨坐式單軌智能軌檢儀,測量精度達到毫米級,并成功用于埃及開羅跨坐式單軌項目。
注重人才培養
激發科技活力
王英琳同樣注重對后輩的培養。她以身作則,致力于鍛造優秀團隊,積極發揚“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主動傳授個人經驗,樂于為同事答疑解惑,幫助同事成長。她的勞模工作室,成為解答技術難題的創新沙龍、成為不同項目組的爭相競技場地。在王英琳的帶領和幫助下,團隊至今已培養出5位技術部門負責人、6位高級工程師。
王英琳勞模工作室發揮創新平臺作用,在裝配式建筑領域孵化出眾多新成果。其中聯合保利長大研制的世界首臺樁梁一體架橋機“共工號”開創了裝配式橋梁施工新模式,獲評2022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我沒有高瞻的夢想,只是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團隊設計的每一臺架運設備安全、便捷、好用,也將為著這個目標而奮斗,希望得到每一位用戶的贊評,為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貢獻力量!”今天,王英琳初心依舊,“我現在的想法和當初還是一樣,繼續勞動奮斗,繼續貢獻力量?!?/p>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魏芷瑤